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日本打抹茶蛋糕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日本打抹茶蛋糕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抹茶蛋糕是源自日本的一种甜点。它以抹茶粉为主料,混合面粉、牛奶、糖等制成。抹茶蛋糕的颜色呈现为浅绿色,因为抹茶粉可以使蛋糕中的面糊变成绿色。它的口感非常细腻,口味略带苦涩、清香,许多人都非常喜欢。现在,抹茶蛋糕已经成为国内的一道流行甜点,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。无论是在咖啡厅、面包店或者糕点店,抹茶蛋糕都可以被找到。
抹茶蛋糕在日本文化中有着特殊的意义。抹茶是一种来自日本的绿茶,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而闻名。抹茶蛋糕通常使用抹茶粉作为主要原料之一,因此具有浓郁的抹茶香味和独特的绿色外观。
在日本,抹茶蛋糕常常被视为一种传统的甜点,尤其在春季庆祝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例如,在樱花季节,人们会聚集在一起欣赏美丽的樱花同时品尝抹茶蛋糕。这种传统活动被称为“花见”,象征着欣赏自然之美和享受美食的双重乐趣。
抹茶的英文单词源于“抹茶”的日语发音,是日本茶道中使用的粉末状的绿茶。不过,追溯起来,日本抹茶的源头在中国。
抹茶,在中国古时称作“末茶”,起源于隋唐,宋代发展达到鼎 盛,文献中留下了其制法的详细记录:将春天的茶叶的嫩叶,蒸煮新鲜茶叶(称为“蒸青”),进而硏磨成膏,再压制成块,烘焙脱水储存,待要饮用时,再碾成细粉。由于当时最流行制作精致的圆形茶饼,所以末茶也被称为“团茶”。

自古以来,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咏叹抹茶的诗篇,"碧云引风吹不断,白花浮光凝碗面"就是唐代诗人卢仝对抹茶的赞美之词。
末茶既是粉,便不能像今天的茶叶那样冲泡。它的喝法是用开水冲兑,搅打成糊状,称为“点茶”。宋徽宗就在他的《大观茶论》中描述了点茶的过程:点茶者拿着竹制的茶筅,灵活地转动手腕,快速搅打茶汤,就跟今天我们打鸡蛋差不多。要一直搅到碗中泛起“汤花”——白沫,如“疏星皎月,灿然而生。”

当时最为有名的评茶专家、大文豪蔡襄在《茶录 》中评述斗茶方法;清朝茹敦和在越言释中说,古者茶必有点,其硙茶(抹茶)为撮泡茶,必择一二佳果点心,谓之点茶。这里所指的抹茶冲饮之道即为唐宋年间的中国茶道。
由于末茶工艺复杂,颇费人财物力,到了明代,崇尚勤俭节约的朱元璋便下令“罢造团茶”。饮茶风气随之改变, 而改用茶叶,冲泡喝汤,弃置茶渣,冲泡散装茶叶开始流行,末茶被散茶取代,就在中国逐渐失传了。
如今要品尝抹茶就需要到日本了。南宋时日本有一位荣西禅师两次渡海来华学佛,回国时带去了茶籽、茶具以及《茶经》手抄本,并在1214年写成日本的第一部茶经《吃茶养生记》。书中详细记载了末茶的制法、吃法与效用,日本抹茶文化自此而始。
为什么中国“末茶”到了日本,就变成了“抹茶”?
制作方法
做法之一
主料:嫩豆腐55g、低筋面粉88g
配料:豆浆41g、沙拉油46g、泡打粉1g、蛋白220g、细砂糖146g、盐0.1g、塔塔粉1g
2.把低筋面粉、泡打粉过筛倒入再加入豆浆、沙拉油、嫩豆腐,嫩豆腐用过筛网筛入盆中再用搅拌棒搅拌均匀
3.先前蛋白加入塔塔粉、盐用搅拌机打发,等大泡泡出现後加入一半的砂糖打到湿性发泡即可,再加入另一半糖再打到乾性发泡
4.打好的蛋白取一些到面糊中用手搅拌均匀,再整个面糊倒入蛋白中搅拌均匀即可,再把面糊倒入烤模中约6~7满後再轻敲一下,让里面空气打出来,即送入烤箱烤箱温度下火160度上火180度烤30分钟,如无上下火温度170度烤30分钟即可,烤完取出脱模装盘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本打抹茶蛋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日本打抹茶蛋糕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kfncw.com/post/73747.html